常山研学走廊系列|游常山古十景,悟诗词之美

常山文旅2022/6/1 15:19:04
0

常山

一座被宋诗熏陶着的文化小城

宋诗之河缓缓流过,滋养着每一寸土地

虽已逐渐寒冷,但是生机仍在

一起踏上常山研学走廊

游常山十景

感悟诗词之美


西峰夕照

峥嵘古刹倚西峰,晚照明时紫翠重。

斜影已横岩畔竹,余光犹映涧边松。

西高峰,也称西峰山,矗立于常山西。西高峰更是常山县城的标志,山尖秀耸,卓冠群峰,站在峰之巅可眺望四周的十里八乡。

“峥嵘古刹倚西峰”

西高峰下西峰寺

现如今,西高峰早已与展衣山连体开发建成市民健身公园,登高望远已成为其特色。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和好友一起来此登高,风景尽在脚下。

武当别峰

夜深忽梦双鹤来,梦回但见山容开。

侵山故故入山去,雪埋老树深莓苔。

武当这个名词,大家应该都在电视里听到或者看到过。湖北有武当山,常山有武当峰。但在常山,武当峰名为武当别峰。这是一座位于常山县城的山峰,别名文笔峰,又名塔山,因山巅有文峰塔而得名。

秋风瑟瑟,寒风凌冽

这个季节的武当别峰

景致十分好看

山顶的文峰塔直冲云霄,既带着古朴的气息,又十分威严。山上的树叶跟随着季节的推移,在还没完全落入泥土之前,为游客们呈现出了别样的风光。

曾经是常山县第一中学和城关中学校园,经过迁移改造已经成为市民修身养性休闲游玩的新景点——塔山公园。在天气舒适的时候,可以来这里野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严谷甘泉

严谷原多胜迹传,白云深处淆甘泉。

天开灵境千盘曲,客爱流觞一味鲜。

听这泉水的名字,似乎就能感受到这山泉水有多甘甜。

严谷甘泉位于辉埠镇大埂村的严谷山。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记载:“严谷泉在县北龙山,石壁嵌空,处处有泉沁溢,其清冽似白露。”

严谷甘泉所处地带多为石灰岩地貌,上有多处溶洞、暗河、泉流,在古代便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严谷甘泉从山上岩洞,顺着山崖倾泻而下,仿佛喷珠漱玉。

石门佳气

石门凿凿依山巅,佳气腾腾欲上天。

缥缈有时迷翠霭,氤氲几度杂苍烟。

石门佳气位于何家乡石门坑一带,距常山县城约13公里,为浙江省旅游资源三级单体。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首载:“石门山巅有窍,每旦云出,东驰则雨,西行则晴,葱葱郁郁,其间大有佳处”。

在这秋冬交界之际,石门坑一带雾气更盛,尤为壮观。清晨的石门坑,将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一一呈现在眼前。仙气缭绕,时而浓云密雾,气势磅礴;时而缥缈如纱,令人沉醉。


忠简古冢

石门山径自清幽,相国坟边野草愁。

久见碑铭无日月,近闻俎豆有春秋。

自古以来,忠孝之人颇多,其壮举也是令人悲叹。“忠简孤冢”,是南宋名相丰国公赵鼎之墓,位于何家乡文图村后,距常山县城14公里,墓前原有石人石马,如今已无存。

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据一些史书所记载,墓主人是南宋名相赵鼎于靖康二年(1127)任开封府士曹参军时,因金兵南犯,随高宗南渡来到常山,住黄冈山永年寺中。后因奸臣陷害,忧愤绝食而死。临终前,自书灵:“身骑箕尾归天去,气作山河壮本朝”。


球川晾雪

三秋曾过石潭边,云满晴滩玉满川。

乍觉沙明疑有月,谁知岸白却非烟。

藤楮、毛竹、芒杆

丰富的水利资源

造就了球川

上乘、洁白如雪的纸张

每到晾晒纸张时,村内村外、山上山下,特别是徐家祠堂一带十里溪滩上晒满了纸张,白茫茫一片,如耀日银鳞,故人称“球川晾雪”。


清献书岩

香岩曾向读书来,石径清幽遍绿苔。

琴鹤一帘书万卷,知他花落与花开。

清献书岩位于宋听乡境内三衢山西坡山腰,石室宽20米,纵深15米,当地人称“赵公岩”。

相传这里曾有一心求学,以图报国的北宋名臣赵抃,赵与宋代包拯齐名,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铁面御史”美名。后人为纪念其廉明自守的精神,将其曾经读书的这个石室叫作“赵公岩”,因赵抃谥号“清献”,所以又称“清献书岩”。

石室现存石刻诗多处,其中清代诗人裴瑞兴刻诗云:“香岩曾向读书来,石径清幽遍绿苔。琴鹤一帘书万卷,知他花落与花开。”前来奠拜瞻仰赵公岩的人们至今络绎不绝。


招贤古渡

溪流清到底,十顷浸秋光。

烟重山加色,风狂雁失行。

奔流不息的常山港过天马镇,直下招贤镇象湖,纳芳村溪,再流不足二里,右岸一小山上坐落着的便是招贤古镇。

招贤古渡位于招贤镇老街。招贤古渡唐以前就是官渡,历史上就是衢州至江西、徽州的必经之地,名扬大江南北。

南宋的杰出诗人杨万里过招贤古渡时,偏逢淫雨连连,常山港洪水暴涨,躺公也停止营运了,他不得不在古渡岸边找一家酒店住宿,酒至半酣,口占打油诗一首“……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


回龙高桥

凌空夭矫影涵波,晴涧为云龙若何。

有柱难题司马句,空教岁岁执鞭过。

回龙高桥距常山县城东北25公里,芳村镇修书埂的峭壁峡谷上凌空飞架一座单孔石拱桥,宛如横贯长空的一条彩练。

此桥汇通南乡盆地,直达深山,原名汇南桥。桥上游约十七丈处的北岸有一巨石,石上有五条很深的沟痕,据传这是当年老龙逃离时留下的爪印,故名龙爪石。印沟中有水,其水十分神奇,溪水清时沟印中水浊,溪水浊时沟印中水清,成为古代常山的奇石之一。

峭壁千寻立,神龙出没间。

至今双洞迥,流水自潺潺。

白龙双洞位于常山县城西南0.5公里处,也被称为白龙洞。

关于白龙双洞还有着一个传说。相传,这山上草木茂密,一天晚上风雨交加,有白龙在上空凌空跃动。第二天,人们去看,发现山上多出两个洞。一个洞口在山腰,像很大的房间,一个洞口在山脚,流水潺潺,不绝于耳。

两洞相隔30米,上洞宽敞,纵深70多米,宽20多米;下洞深7米,宽2米,古时候,在此洞前还建有四贤祠及环清、仰止二亭,清末已毁,旧时《常山县志》及文人多有描述。如今上洞仍可通行,穿过清凉神秘的隧道,洞口的豁然开朗处是景色秀美的枇杷坞。

如果你喜欢常山,想要了解常山,请来常山十景走上一遭。常山十景,承载着常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每一句诗都能向人们展现着常山的历史人文之美。


来源:画里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