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守“红色根脉”重在传承 贵在发展

身边的党员2022/10/26 16:42:17
0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如火如荼地落实在实践中,衢州市委书记高屹从北京返衢后第一时间赶赴开化县何田乡中共浙皖特委旧址,看望了今年93岁高龄的“红色讲解员”林翠娥。

老人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2年“七一”前夕,终于圆梦入党,现场,老人握着高书记的手动情地说:“福岭山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的红色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党是我坚实的靠山。”

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曾是中共浙皖特委旧址所在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成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1983年民政部门在福岭山恢复了中共浙皖特委旧址,家住福岭山的林翠娥毅然担当起党史的“义务讲解员”,这一讲就是39年,老人一心向党的故事,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成了衢州传承红色根脉的金名片。

衢州红色革命历史可歌可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1927年1月,衢州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衢州。解放战争时期,江文焕、林维雁等6位共产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鉴往知来,红色根脉在传承中求得了发展,在发展中刻下了时代烙印。“改革先锋”谢高华,在改革开放初期,审时度势,催生了全球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常山93岁的抗战老英雄胡兆富,深藏功名60多年无怨无悔奉献一生;老党员贵海良一生积蓄献给党,用行动践行了信仰和初心;“时代楷模”万少华组建“日军细菌战烂脚病医疗救助小组”,用大爱抚慰民族的伤痛。

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衢州各地积极汲取“红色力量”,保护建设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同步做好传承和创新文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开化福岭山的“清水鱼”就是典型得例子。柴家村党支部书记邹成洪深有感触地说:“当年的 “红军鱼”现在已经成了乡亲们的“致富鱼”,村里农户通过清水鱼不仅养殖盖上新房,还开起了农家乐。”

通过“党建+”模式的良性循环,衢州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成了引领绿色生态转型发展的“领头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红色根脉”是革命的信仰、精神的力量。只有在守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红色精神才会历久弥新、永不褪色。我们只有发挥好“红色根脉”的资源优势,汲取忠诚力量、奋进力量、创新力量,才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动力,走出一条山区和省际地区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之路。




文字:周小明、郑晓红

编辑:朱芬芳

审核:胡育庆